新区改革之风,漫卷2.22万平方公里
舟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舟山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013年11月以来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1440平方公里陆地,2.08万平方公里海域,在长江这条巨龙的龙头处,构造出了活力无限的舟山群岛新区。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由此,改革之风不仅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同样漫卷新区2.22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
从经济领域到行政管理体制,从城乡发展一体化到生态文明建设,从对外开放到党的建设——在新区的每一个领域、每一条战线,都涌动着改革的浪潮……
“一号工程”建设蹄声渐疾 50个大项目总投资3220亿元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新区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一场硬仗。 ”在今年2月的我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周江勇说,这场硬仗的最关键“战场”,就是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上。
打开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的官方网站,上面港航资源、船期跟踪、长江水运、港航EDI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我市在‘一号工程’上的一项创新和突破。 ”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1~5月,在这个平台上,已累计交换江海联运数据超过40万条,有36个国家、国内120个地市的用户访问该平台。
这只是新区“一号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今年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总体方案的先后获批,“一号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目前,我市已梳理出50个“十三五”期间江海联运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3220亿元。同时,在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大宗商品交易体系、江海直达船型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在这个“战场”上,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一件“利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重大项目、重要基地建设和重大政策突破,都一一排出了具体计划,并实行“挂图作战、每月一查”。
经济领域改革快马加鞭 船舶修造业前5月产值增18.7%
不光是“一号工程”,在新区经济领域的各条战线上,都能看到改革释放出的红利和活力。
作为舟山的支柱产业,船舶修造业的发展事关重大。 2013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扶持船舶修造业走转型升级之路。同时,确定了长宏国际等8家龙头企业,以及14家特色优势企业,连续3年给予重点培育扶持。
金海重工实现4艘万箱集装箱船同坞建造,中远船务制造的国内最大600人生活驳船顺利下水,龙山船厂20多天完成了“明思克”号航母的整修……船舶修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5月,船舶修造业完成产值328.3亿元,同比增长18.7%;8家重点船企中有7家产值同比增长在20%以上。
今年初,浙江博海渔业有限公司获得吉布提官方授予的海洋开发权,期限为50年,成为全球唯一获准在吉布提进行海洋资源开发的境外企业。“我们打算投入约3亿美元,建立吉布提远洋渔业基地项目。”该公司负责人说,这对舟山的远洋渔业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打造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成为舟山渔业改革的一条新路。在定海西码头,基地的雏形已经显现。同时,我市积极拓展过洋性远洋渔业,鼓励企业设立远洋渔业境外基地。目前,全市共有9家企业在境外设立了远洋渔业企业。
海洋大数据产业平台,健康产业,特色海洋旅游……深化改革之风,正在新区经济发展的版图中,吹出“万紫千红总是春”。
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申报 力争列入国家第三批名单
在对外开放上,谋划设立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了新区深化改革的一大突破点。
目前,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已经编制形成。今年1月8日,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要求设立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请示,国办已批转商务部办理。
舟山也积极向上对接,目前,舟山自贸试验区已完成第一轮19个国家部委意见对接工作,力争列入国家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名单。6月中旬,中财办来舟山进行专题调研,对舟山自贸区建设表示大力支持。
随着舟山自贸港区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我市扎实推动舟山港综保区先行先试探索自贸港区的相关政策。据统计,目前综保区已实行期货保税交割、境内外维修和融资租赁等3项监管制度创新,“一次备案、多次使用”等9项海关总署新一轮自贸新政也在舟山落地。
招商实现全市“一盘棋”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兴未艾
组建新区招商局,实行全市招商“一盘棋”,这是在招商引资上,我市的一项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之举。
“统筹整合了全市招商资源和力量后,我们做到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暖在向市政协通报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说,1~5月,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27.97亿元,完成全年500亿元目标任务的45.6%。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汇总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01个,涉及金额2950亿元;已签约项目24个,协议金额732亿元,长联石油、新奥能源二期、深圳宝能健康城等重点招商项目落地正积极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创新,远不止此。在决策层面上,我市建立了“两会议三小组”决策机制,即新区发展联席会议、市党政联席会议,以及新区规划建设、财经工作、招商引资3个领导小组。
同时,舟山推进了大部门制改革,市委工作部门从11个减至8个,市政府工作部门从34个减至25个,实现了“大海洋”“大农口”“大文化”“大卫生”的目标。
在市行政中心二楼大厅内,有数块巨大的展板,晒出了我市今年重点目标任务清单,每个月进行考核。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运作机制,同样是一大创新。目前,针对26个“三重”项目,我市共组建了26个工作组和指挥部,由市领导挂帅,每月考核评比,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这样的机制,使全市上下形成了狠抓项目落地、服务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据统计,上半年全市157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完成完成年度计划的53.9%,30个新增项目开工率达72.3%。
改革永远有“新面孔” 新区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
改革是一个老课题,但是永远有新面孔、新内容。在新区的各个领域,这样的“新面孔”层出不穷——
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我市全面出台“1+5”渔农村改革政策,推进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新型集聚小区建设等,让渔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民主法制方面,我市扎实推进设区市立法工作,确定将《舟山市马鞍列岛与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作为我市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列入今年市人大立法计划。
文化体制方面,去年底搭建“淘文化”产业平台,今年正式成立淘文化运营中心,舟山首创的“淘文化网”,改变了传统的由政府“一手包办”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如周江勇所说,我们要以更大的气魄全面深化改革,为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确保新区2016年改革首战必胜,实现开门红!
航拍器镜头下的定海西码头渔港。资料图片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