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专项整治蟹笼船安全短板 不“过关”者不得开航
舟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蟹笼笼架超高、笼架主杆私接套管、违规在罗经甲板上堆放蟹笼,这是蟹笼渔船超高超载的三大顽疾。记者昨天从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截至当天,该县275艘蟹笼渔船中已有91艘通过了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次核查。
昨天上午10时左右,记者随高亭镇渔办工作人员来到码头,现场监督浙岱渔11907船进行超高整改。该船属于官山村,船检证书登记的蟹笼层数为13层,笼架设计高度为3.38米。而在此前的登船检查中,笼架实测高度为3.52米。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船主用气割机将笼架截短了14厘米。
对于渔民来说,带的蟹笼越多,一个航次的收获也越多,这是船主想方设法多带蟹笼、超高超载的直接“驱动力”。高亭镇渔办主任陈定善介绍,该镇共有蟹笼船157艘,其中有63艘存在笼架超高现象,超高高度从10多厘米到40余厘米不等。
“6月份开始,我们通过乡镇自查等方式开展了前期摸排,绝大多数蟹笼船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虞宏权介绍,这其中,部分船只在建造时笼架已经超高,还有部分船只是交付使用后,船主私自在笼架主杆上焊接活动套管。而在罗经甲板违规堆放蟹笼更是常见。这些行为直接影响船只稳性,降低了抗风能力,一旦遇上恶劣天气,船只生存能力将大大降低。
摸底结束后,岱山将工账单引入专项整治。陈定善向记者出示的高亭镇编号001的工账单显示,大岙一村共有4艘蟹笼渔船存在“笼架高度、长度与图纸数据不符”和“罗经甲板上有违规堆放的蟹笼”问题。截至昨天,一艘蟹笼船已经完成整改,另3艘将分别于7月15日、18日、20日上排。“每一艘船完成整改后都要核查,包括整治后笼架的高度和长度是否与图纸相符、主杆上口是否已封闭、笼架中有无活动加层等。”陈定善说。
这是整改完成后要过的第一道关。虞宏权告诉记者,除乡镇复核外,8月1日开捕前,渔业部门将联合乡镇再次逐一登船检查,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渔船将不得开航。此外,岱山还将通过加强海上巡查力度、在作业渔船中借助编组长和热心老大开展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扼杀超高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
资料图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