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火线入党的周文利
舟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舟山新闻
嵊泗|火线入党的周文利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30日 08:09 来源:嵊泗新闻网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精瘦的身躯,慈善的面庞,记者见到周文利老人的时候,他坐在躺椅上微笑着朝我们打招呼。他身后的墙壁上挂满了物品,其中有几张他与来访者的合照,一个印有毛主席和周恩来头像的挂件,还有一枚他保存了几十年的党徽。
今年84岁的周文利出生在金平社区金鸡岙村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自小,他责任心强、热心助人,还非常孝顺。母亲喜欢听黄梅戏,他就去学来唱给母亲听,还经常帮助邻居挑水、砍柴。因为水性好,每次看到有人掉进海里,他都二话不说下水施救,村里人都称他是“活雷锋”。那时候有人提议让他去入党。周文利虽然心动,但母亲却不赞成。“我母亲认为党员是群众的领头人,要对群众负责,还要有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以及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她怕我不能胜任,怕我辜负群众的信任。”周文利回忆说。所以那时候,他虽然对共产党、对毛主席充满了敬佩之情,但还是听从母亲的话,没有考虑入党。
然而1950年的一件事,在周文利的心中种下了要入党的火种。那年嵊泗刚解放,17岁的周文利划着小船在海上作业。没多久,海上刮起了强风,在他刚想回去的时候,隐约看到有条小船在海上摇晃,似乎快要翻船了。周文利什么也没想,纵身一跃跳入大海。就在他跳入大海后几分钟,小船翻了,有个人影落入海中。周文利凭着过人的潜泳本事,把那个人救上了岸。让周文利印象深刻的是,被救上来的人奄奄一息了,可是双手还死死抱着一个骨灰盒。原来,他是一名军人党员,骨灰盒里是他的战友,他说:“我死没关系,但战友的骨灰我一定要送到家,这是我对他的承诺,也是我对党的承诺。”
周文利被这名军人的话语深深感动了,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他一心向党看齐,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1964年的冬天,海面正刮着9至11级的西北风,周文利和其他28名渔民正在海上作业。“那次出海收成很好,我们捕了500多担带鱼。大家都很高兴,正要调转船头回家的时候,却出事了。”周文利回忆说。他们双网船的一对螺旋桨在作业中被渔网钩住了,如果不及时处理,渔船就只能随波逐流,一船的收成付之东流不说,29位船员的生命也危在旦夕。海水刺骨,船员们都不敢下水,就在船长一筹莫展的时候,周文利“扑通”一声跳入海中。
“毛主席说过,做人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如果能保住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能让大家平安回家,就算是牺牲了,我也觉得光荣。”海水把周文利冻得发紫,幸好螺旋桨打捞还算顺利,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船上,船员们都对周文利很是佩服。
可是到了傍晚5点左右,螺旋桨又被渔网钩住了,此时的海水更加冰冷了,海浪不断拍打着船只。“船上的人水性都没我好,要让他们下去,估计就没命了。那时候,我的身体也有些缓和了,我就对船长说,我再下去一次。”然而,已经经历过一次海水洗礼的周文利,第二次下水明显就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一跳进水中,我的身体就冻僵了,四肢麻木。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螺旋桨打捞出来,然后尽力让自己浮上海面,随后我就失去知觉了。”陷入昏迷状态的周文利被船员们快速救上岸,换掉湿衣裤,用热水袋敷、毯子裹,过了很久才恢复意识。
他的事迹感动了村里所有人。就在那一年,村党支部批准了周文利的入党申请,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个时候入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申请书写上去后要经过层层考察,有时要6、7年的漫长时间。而我的入党程序都简化了,火线入党,那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啊!”周文利激动地说。
入党后,周文利更是热心集体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他是金鸡村党委公认的先进模范,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担任了30年治保主任期间,他经常主动帮助村里的老人挑水、砍柴,为村民排忧解难。退休后,周文利发挥个人特长,凭着几十年的海上渔业生产经验,传承并发扬了“渔歌号子”,把舟山渔民生产作业时的小调搬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大舞台上。同时,他还是一名义工服务队队员,只要村民喊一声“老周伯”,他便义不容辞前去帮忙。
周文利说:“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心中有党和人民,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要有不畏艰难、勇敢向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做好随时随地为党、为人民牺牲自己一切的准备。”他一直谨记着自己党员的身份,用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诺言。
- 相关文章
- 嵊泗|火线入党的周文利 (2016-7-5 21:55:34)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