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在晚报杯少足赛成长起来的少年们现在怎样了?
舟山翻译公司推荐
资料图:舟山晚报杯少年足球赛,摄于2007年。
2013年时的少年们
从1996年8月开始,舟山第一个由媒体创办的比赛——舟山晚报杯少年足球赛问世了。截至去年,比赛已经举办了19届,“晚报杯”少足赛作为我市足球运动的一项传统赛事,培养了很多热爱足球的少年,他们与“晚报杯”共同成长,现在这些人又成为舟山联赛的主力军,不仅踢球参赛,更有人在为舟山的青训奉献热情。
从晚报杯踢到联赛,他从未放弃过
今年的联赛结束了,兄弟队4比1战胜对手,上半场打得激烈,下半场后半部分,教练开始换人,身边就有人在说,教练开始让这些老队员参与参与比赛了。
一个球队想取得成绩,需要体力好、有实力的队员,但是作为老队员,对一个球队的意义,在于代表着一个球队的历史和精神。
陈珂从“晚报杯”一路踢到了后来的联赛,除了在外地读大学的4年,其他时候他每年参赛,虽然待的队伍有变化,但是参赛的热情从未改变。这支球队散了,他就去加入另外一支,反正就是要比赛。“也就是晚报杯的时候爱上踢球的吧,好多队友后来做了最好的朋友。今年基本上每场都上了,为了比赛也一直在注重练体力这件事,没感觉自己和前几年有什么差别,反正会一直参与下去的。”陈珂说。
今年联赛他待的兄弟队夺冠了,10场比赛,一场都没输,面对劲敌能拿到联赛冠军,即将走进浙超赛场,这比赛赢的意义重大。赛后不少队员眼眶湿湿的。
越来越多的人重聚,是为了找回当年的那份热情
今年14支球队,不少是刚刚组建的,虽然队伍是新的,可人是“老”的,那些曾经参加过“晚报杯”比赛的人,十几年后,找回自己的队友,重新回到绿茵场。不论比赛成绩,重聚本身已经很有意义。
“奔·发动”球队就是这一类球队的代表,队长缪鑫说,从1997年他们读初中开始,就参加“晚报杯”,那时候他们这支球队在普陀成绩很好,今年大家刚刚回归,在体力上可能大不如前,有些跟不上,但是好在以前踢球时候的技术还可以,好好训练可以明年再战。
回想起当年“晚报杯”比赛,在缪鑫看来,那时候踢球是带着荣耀的,尤其当球队进球、晋级,被拉拉队同学围观呐喊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还是读初中的孩子,给每个人将来的人生带来了自信。
“晚报杯”的宣传鼓舞了这批爱踢球的孩子
舟山市足协副主席李平洋搞足球工作很多年,他说起这些年办的比赛,最热闹的就是“晚报杯”。“最多的时候有50多支球队报名参赛,我们每天忙得团团转,每次比赛好多人来看,氛围特别好,再加上报纸宣传,力度又这么大,晚报杯是暑假里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件事,连我都给晚报写过晚报杯的稿件。”这样的盛况存在于2000年前后。
在李平洋看来,媒体参与办赛这件事很有意义,媒体的宣传给了这批当年爱足球的孩子很多信心,今天在球场上帅气地进球,明天居然就上报了。关注度越高,参与度才会高,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足球的氛围也才会好。
“晚报杯”比赛整整办了19年,直到去年,市教育局、市体育局与舟山足球协会合作,办校园足球比赛,要求全市大多数学校都要组队参赛,一下子又有很多孩子有机会投身到足球运动中来。
曾经的“晚报杯”是一个起点,是梦开始的地方,那些当年的孩子已经从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为现在的孩子遮风挡雨,带领他们在绿茵场上共同成长。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