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侧主塔塔基基本完工 秀山大桥跑出施工加速度
舟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舟山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秀山大桥主塔施工现场。
9月27日下午4时,岱山县官山大桥炮台岭隧道南侧出口处,记者隔着约30米高的落差看到,下方的秀山大桥官山侧锚碇施工现场尘土飞扬。
视线往海边移50米,官山侧主塔塔基的施工现场,白色的安全帽上上下下,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主塔左侧塔基二层平台浇筑前最后的检查。这是主塔塔基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约2个小时后,第一股混凝土开始浇筑。“大桥整体施工进度严格按照计划目标,预计到年底可以完成年度投资额约3.3亿元。 ”岱山县疏港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副总指挥夏宏杰介绍,这个数据超出预期目标3000万元。
克服高难度 900平方米起始平台破解4难题
秀山大桥是岱山县疏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官山南端的炮台山,终点在秀山岛小欢喜,全长3.063公里,路基宽度为24.5米,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
这座大桥通车后,将给岱山对外交通带来全新改变:届时,岱山港客运中心将前置到兰山客运中心,岱山人出行到舟山本岛,可先驾车到秀山再车渡到舟山本岛,车客渡时间缩短至15分钟,并能满足全天候出岛。
前景令人向往,但现实的困难颇多。“秀山大桥经过的海域,存在着水深、流急、坡陡、裸岩4大难题。”主桥施工方中交二公局项目部总工程师林吉明介绍,水深最大超过40米,流速最高达4.5米/秒,部分海底坡度超过45度,尤其是海底没有覆盖层,使得海底钻孔打桩的难度成倍增加。
在距离秀山侧海岸线约1公里处,大海里有一块30米明礁,就是秀山侧主塔的所在地。“塔基施工必须要先下放围堰,然后封底、抽空海水,浇筑混凝土。 ”林吉明告诉记者,这里恰恰也是水文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方,必须首先在海面搭建一座施工平台才能保证后续施工顺利进行。
这座施工平台的搭建足足花了7个月的时间。首先使用1000吨的浮吊船将一个900平方米的起始平台整体吊装到明礁上,固定好后再逐步向四周拓展。如今,这个以明礁命名的施工平台已经搭建出5个子平台,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
当天下午,记者登上明礁施工平台。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平台东侧,一座海上拌合站基本建成。“这是为了下一步施工做准备。 ”中交二公局塔锚段生产副经理罗俊华已经在平台上待了近6个月,他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为围堰下放做准备。下放结束后将对围堰进行封底、抽水,然后进入主塔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跑出加速度 年度投资预计超出计划目标10%
在全市“树补求走”大行动年度重点突破工作清单中,岱山今年将全力推进秀山大桥及配套工程建设。根据清单,到9月底,基本完成大桥全部承台工程,节段梁30%;12月底,完成大桥主塔50米、官山锚碇砼80%、节段梁40%,完成投资3亿元。“国内同等规模的桥梁,工期一般是4年,而秀山大桥只有3年半,所以必须要跑出加速度。 ”夏宏杰介绍,目前,引桥标共计21个承台施工已完成20个,所有墩身仅剩4个还在施工中,7#、8#墩已经完成部分上部结构安装。按照这个进度预测,秀山大桥工程今年的年度投资额将超额完成,达到3.3亿元左右。
这个加速度来之不易。据了解,为了确保进度,中交二公局、中交二航局等施工单位纷纷出台了激励机制;疏港办专门聘请北京中交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参与项目管理,为施工方提供最优方案;疏港办将全年的计划任务进行了分解,任务细化具体到每一周,8月份最新确定的任务分解表中,若干项细化目标足足列了14页纸;结合“树补求走”大行动,疏港办还将每月任务计划进度表贴上墙,从4月起至8月,连续5个月全部完成既定目标。
疏港办办公楼东侧的海塘边摆放着两个巨大的圆筒状钢制围堰,450吨的“体重”是它们在海水中稳定沉底的保证。“原本这两天就要下放到明礁施工平台那边,但是1000吨浮吊船的船长提出水文条件不好,必须要等下一次小潮水。”夏宏杰说,跑出施工加速度必须建立在质量可靠、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在与施工方、监理方协商后,钢围堰的下放日期被顺延。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