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马路菜场监管进入“微时代”
舟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舟山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城东片区,今早下发两份限改书。”“机场路区块,下发十份限改书。”今年以来,一条条图文信息在定海“马路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微信群里闪烁不停。
“通过微信实现了马路菜场精细化管理,处置效率相比以前大幅提升。”定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协调科科长江安波介绍,每天,12处马路菜场整治地的执法人员都会发来当地的实时动态视频,汇报执法情况,并对突发情况进行上报,以便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及时掌握情况,安排部署,将马路菜场“回潮”遏制在萌芽阶段。
去年11月,定海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城区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城区12处马路市场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整治后,路不再堵了,行走方便了,环境变好了,可以说马路菜场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江安波说。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马路菜场很可能再次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为此,定海不仅创立了“马路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微信群,还创建了三级管理长效机制。
三级管理长效机制重点管理区域为东园路—蓬莱路东段、青云桥、蟠洋山路—黄家碶路、白虎山路、义桥村、蓬莱新村、西园菜场、南珍菜场周边、道头菜场、寿星桥路、城西路、机场路等。
7月11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定海东园路,没有看到有流动摊贩聚集设摊,社区菜店也没有出现跨门经营的情况。一辆综合执法车辆停在东园路执法站点门口,执法人员正对该区域进行巡查。
郑舟峰是城东街道执法中队一位执法人员,也是“马路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微信群成员之一。他随身携带的一个黑包里装有两份表格:一份是店铺执法状态排查表,另一份是店铺基本情况调查表。
“以往在执法时,由于不掌握经营者情况,对其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处理。”郑舟峰介绍,现在,店铺基本情况调查表详细记录了每一家社区菜店的店名、经营者姓名、经营地址、经营范围等信息。“哪家店有没有发过限期整改通知书、有没有立案一目了然。 对于一些已处罚过的店铺,我们会重点跟踪,并将最新情况更新到执法站内悬挂的马路市场执法状况记录表上。 ”他说。
据了解,一级管理,由定点包片巡查组和社区巡查组组成,主要负责对已整治区域内流动设摊和店铺跨门占道现象进行实时管控,制定《店铺执法状态表》,一经发现跨门经营行为,立即拍照取证,启动执法办案程序,实施行政处罚。二级管理,由街道联合执法组负责实施,主要任务是快速响应一级管理需要,协同处置突发情况等。三级管理,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中队市场机动组负责实施,主要负责快速响应、协同处置二级管理中出现的个性问题,对城区马路市场反弹、“回潮”现象,组织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据悉,定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对市容管理考核制度作了完善,实行周查、月考、季评,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通过定期的联合巡查、日常的严格管控,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马路市场不反弹。
资料图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